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活动

“圆明园——清代皇家园居文化”特别展览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

日期:2024年03月20日 17:15     来源:三山五园

分享:
字号: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全新特别展览“圆明园——清代皇家园居文化”今天正式揭幕。展览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联合主办。
  展览透过逾190件珍贵文物,再现有“万园之园”美誉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新颖的策展手法,讲述清代宫廷历史、生活和艺术的故事。展览由2024年3月20日至8月12日于展厅8向公众开放。
  “圆明园——清代皇家园居文化”特别展览开幕典礼今天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行,参加开幕典礼的嘉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都海江,圆明园管理处党组书记、主任邱文忠,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主席谭允芝、香港赛马会慈善事务部主管(文化、体育及社区联系协作)叶巧儿,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冯程淑仪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表示:“圆明园记录了中国辉煌的历史和沧桑变迁,‘圆明园——清代皇家园居文化’展览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极具文化及历史意义。我们期望香港本地市民、内地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能透过本次展览,加深对我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认识,从历史中感悟出家国情怀,加强国民身份认同。”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都海江表示:“作为全新的联合策展尝试,本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圆明园管理处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共同举办,对故宫博物院所藏文物中蕴含的圆明园相关信息进行了考证与梳理,精选出部分文物与圆明园遗址的出土文物共同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再现昔日‘万园之园’的倩影。未来,故宫博物院将继续保持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紧密合作,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内地与香港同胞心意相通。”
  圆明园管理处党组书记、主任邱文忠表示:“圆明园的建筑配以华美琳琅的陈设与装饰,展现了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西洋楼景区更是首次融入西方园林的元素与特色,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开放胸怀。展品中有圆明园管理处近年来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文物,绝大多数为首次在圆明园以外的地区展出。这些文物承载的不仅是帝王的几暇怡情和文人的消闲雅逸,更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浸透了历史的沧桑。”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主席谭允芝表示:“我们十分荣幸与故宫博物院及圆明园管理处携手,举办此次特别展览。这是国内外首个大型圆明园综合文物展,汇集了与圆明园相关的大批珍品,机会十分难得。海内外以及香港观众可透过这些珍贵文物,对圆明园和皇家园居文化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从新的视角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彰显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重要地位。”
  马会慈善事务部主管(文化、体育及社区联系协作)叶巧儿表示,马会很荣幸独家赞助这次的展览,展览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极具标志性意义。此外,展览的纪录片和讲座亦能加深大众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她又指出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拨款支持成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希望让市民和游客能够欣赏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瑰宝,借此传播中华文化价值。这笔捐款也用于支持培训人才、推出教育外展活动及展览策划。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最初为康熙帝(1662–1722年在位)赐予皇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的一处园林,雍正帝(1723–1735年在位)对此园进行修建,奠定了圆明园的基本格局。其后经乾隆帝(1736–1795年在位)与嘉庆帝(1796–1820 年在位)不断扩建,圆明园进入全盛时期。圆明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汇集历代园林风格及各地造园技艺,亦体现清代皇室成员的文人雅趣与个人品味,中西建筑艺术亦在此交融。圆明园是清代皇室居住和理政的重要场所,从雍正到咸丰年间(1723–1861年),五位皇帝在圆明园中年均居住195天,其中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更创有年均居住260天的园居纪录,时间更超过其在紫禁城的日子。
  本次展览分五个单元,呈现与圆明园相关的宫廷历史、文化和艺术。第一单元“空间布局”展示了圆明园的整体面貌与布局;第二单元“时令节庆”展现丰富多彩的园居生活,包括祭祀礼仪与节令习俗;第三单元“再现名园”展现园林与绘画之间的互动与交融;第四单元“皇室亲情”细说园内的皇室亲情故事,例如康熙皇帝应皇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邀请,到圆明园赏花,初见皇孙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之事,承载了三代皇室成员之间的故事;第五单元“劫难与遗迹”记录圆明园由极盛到被焚毁的变迁,以及今天对遗址的保护。
  展览分两期展出来自故宫博物院、圆明园管理处和其他借展方的190多件珍贵文物,包括绘画、书法、器物、烫样(建筑模型)及图样等,当中绝大多数文物为首次在香港展出。重点展品包括故宫博物院所藏宫廷绘画名作《雍正帝牡丹台观花行乐图》、《蓬壶春永》图、《胤禛朗吟阁图》、《乾隆帝妃及永琰像》、《喜溢秋庭图》及《乾隆帝行乐图》,以及清宫建筑师为供皇帝审阅而制作的建筑模型(烫样)。全球现存烫样80多件,故宫博物院此次借出5件原件及1件复制品分两期展出,弥足珍贵,当中包括呈卍字形、雍正帝最喜爱的居所万方安和殿烫样。重点展品还包括来自圆明园管理处的珍贵文物,如圆明园内长春园海晏堂遗址出土的雕花构件等。
  展览亦利用多媒体技术,重现圆明园壮丽多姿的昔日风光,包括其建造过程以及园中十多处如诗如画的景致。在展示遗址仅存雕花构件的区域,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透过虚拟投影技术,重现圆明园从繁华到消逝的历程。
  展览同名图录也于开幕当日发布,体现了故宫博物院、圆明园管理处专家和其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展览期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放映纪录片《样式雷》,讲述清代皇家御用建筑师——“样式雷”家族的故事。雷氏家族数代匠人参与了圆明园和其他清代宫廷建筑的设计和营造,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建筑烫样和图稿。此外,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还将邀请专家进行学术讲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18059079号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