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活动

【三山五园活动】圆明园摄影季赛-夏

日期:2023年09月21日 09:05     来源:圆明园遗址公园

分享:
字号:        
  一等奖 

《风云不惧》
周奇文/摄
  评委评语
  作品以风雨初晴的云团为背景、以富于穿透力的斜射光线为衬托、以冷暖对比的天空,刻画出大水法石柱豪迈而挺拔、古老而沧桑的雄姿,色彩自然、明暗得当且不失细节。虽为局部拍摄,却拍出了气势与震撼效果,不愧为一张佳作。
  二等奖 

《暴雨后的大水法遗址》
宋苏平/摄
  评委评语
  展示圆明园大水法的美图不算少见,但雨后的大水法景观不可多得。作者把握了这一难得的机会,并得到天公“赏赐”获得蓝天白云的好背景,使得投影与天空相得益彰。周边深深浅浅的绿色不仅体现了夏季特征还对沧桑各异的石料起到了对比和衬托的作用。不过,天空中大面积的白云有些干扰观众对主体部分的注意力,若将前景再稍稍多取一些,裁切掉部分天空,画面会更佳舒朗大气。

《遛娃》
同乐/摄
  评委评语
  作品以简洁流动的线条勾勒出鸭妈妈遛娃的有趣画面。作者以虚化的荷塘为背景,暗绿色的水面中,自然光源恰到好处地投射到群鸭的身上,使其形态更为立体生动。较低的镜头视角以及被压缩的空间、更加突出了主体。鸭群虽为动态,但羽毛细节可见,足见作者的摄影功底以及为创作付出的艰辛。

  《鱼戏莲叶间》
  宋晓园/摄
  评委评语
  作者以俯拍的视角、大胆运用二分之一斜线“分割”式构图,将画面融合成兼具明暗对比、动静对比、色彩对比等苏绣般的呈现。灵动摆尾的鱼儿引导着观者的视线“游出”画面,随之产生丰富的联想。作品中鱼儿是主体,因此,建议将绿叶稍稍压暗,目前这个绿色块有些抢眼。
  三等奖

  《福海日落》
  马忠严/摄
  评委评语
  落日的色彩柔和而饱满,构图中规中矩,前景中三只游动的水禽点活了宁静的水面,也体现出福海水域优良的自然生态特征。就本作品而言,若调整为水面上下二分之一式构图,可能会更加别致一些。

  《蜓荷依依》
  评委评语
  这是一幅双主体作品,荷与蜓都是作者想要诠释的内容。白色睡莲搭配一挺红色荷杆进而将观众的视线导向蓝色蜻蜓,这一点线面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用心观察、细心考量。整幅作品给人静谧而又不失暗流涌动之感。同时,煽动的翅膀使小小蜻蜓鲜活而灵动,形成了莲花与昆虫一静一动的对比。建议蜻蜓稍加提亮,否则,暗背景下容易被忽略。

  《夏宫荷花盛开时》
  郭永林/摄
  评委评语
  明信片式的拍摄手法,展现了夏日荷塘的概貌,前景的荷花、背景的石桥码头、中景的游船,很好地宣传了圆明园夏日风光。作者在画面布局上花了不少心思,同时等候游船划到最佳方位才按下快门,这些非常值得肯定。明信片式的拍摄,往往以顺光为主,这幅作品是顺光加顶光,部分位置因过曝造成色彩会失真实属正常,但后期调色有些用力过猛,望引起注意。

  《莺歌嘹亮》
  韩平/摄
  评委评语
  夏季圆明园的水域中不仅有荷花,还有芦苇。作者便是在芦苇丛中捕捉到这样一只正在高歌的鸟雀。读图时,我们看到小家伙张开双喙,仿佛听到了它那嘹亮的歌声。作者使用恰当的光圈,合理的虚实弱化了杂乱的苇叶,运用简洁的背景和色彩将一幅妙趣横生的生态小品展示给了观众。

  《游客如织彩霞舞》
  曹翊/摄
  评委评语
  作者将万花阵这一经典景观与彩云相结合,画面清透,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色彩方面总体采用了偏冷的调子,使红色、绿色更加清新亮眼。前端的墙垛阶沿作者进行了有效的取舍,化杂乱为简洁,视觉上赏心悦目。存在的问题是:命名与实际有偏差——游客如织,没能体现,建议多加斟酌。另外,主体建筑过于居中,左侧拖了云彩走向的后腿,建议画面左侧适当裁切,形成方片也是不错的选择。
  优秀奖

  《福海盛夏伴霞飞》组照 

  梁平/摄

  《福海晚歌》组照 
  全忠新/摄
 

  《花荷上》组照 
  陈琦/摄

  《烟雨荷塘》组照 
  孟祥玲/摄

  《大水法上彩虹雨》
  曹静彬/摄
  《坚守》
  史世超/摄
  《闻香》
  杨炯/摄
  《夏日夕照》
  刘玉松/摄

  《夏日圆明园》
  邹惟麟/摄

  《依恋》
  叶强/摄
  领奖通知
  领奖时间另行通知,获奖者请留意手机短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18059079号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